中国参与PICES科学活动发展历程及展望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各国谋求科学技术突破的最有效途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良好态势,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参与国际海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积极促进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1]。参与国际组织是当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途径,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是1992年成立的政府间科学组织,中国作为最初的4个发起国之一,一直积极参与PICES各项管理工作和科学活动,这对于提升我国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海洋管理、促进海洋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PICES旨在提高对北太平洋海域及其生物资源的认识,促进该地区内海洋科学研究和科学资料的收集与交流,成员涵盖了北太平洋东西两岸的6 国,包括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加拿大。PICES研究区域是北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特别是30°N以北的北太平洋、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海域,目标是促进与协调有关北太平洋北部及相邻海域的科学研究,发展有关海洋环境、气候变化、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相关工作。历经25年发展,PICES已经成为组织结构清晰合理,科学活动丰富多样,研究项目新颖、科技成果丰硕的国际海洋科学团体。当前,PICES组织框架[2]如图1所示,理事会是PICES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财务与管理委员会、科学局和秘书处。科学局是负责组织和监督PICES科学活动的执行机构,下属有8个常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包括生物海洋学(BIO)、渔业科学(FIS)、海洋环境质量(MEQ)、物理海洋与气候(POC)、数据交换技术(TCODE)和监测技术(MONIT OR)委员会,科学局和委员会下设有不同生命时限的分委员会、工作组、顾问组和研究组, FU TURE科学计划是PICES当前的核心项目,对应设有FU TURE科学指导委员会,PICES各级组织各负职责,逐级实施各个学科方向的系列科学活动。

picture

图1 PICES组织结构

25年来,随着PICES的发展,中国始终秉持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参与PICES科学活动,参与度由浅入深,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研究回顾总结了中国参与PICES科学活动的3个发展阶段,逐一展开讨论,为中方科学家深入了解中国参与PICES发展历程,积极广泛地参与PICES科学活动提供参考。

1 初期参与PICES(1992—1999年)

经历了漫长孵化期的PICES于1992年正式成立,中国作为4个发起国(中国、日本、美国和加拿大)之一签署成为PICES成员,掀开了PICES中国工作篇章。这一时期,中国海洋科学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海洋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截至20世纪末,中国参与PICES科学活动一直处于初期参与阶段。

该阶段,中国参与PICES管理工作的人员较少,参与PICES主要体现在科学活动范畴,一批老一辈海洋科学家通过积极参与PICES科学活动,为PICES中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会是PICES最重要的年度科学盛会,也是中国科学家参与度最高的PICES科学活动,期间,中国每年赴境外参加PICES年会的人员在20人左右。1995年,第四届PICES年会在中国青岛召开,来自中国海洋各领域的科研和管理人员积极赴会,中方参会人数达80余人,促使中国参与PICES年会人数达到一个小高潮,并由此掀起了中国科学家参与PICES科学活动的热情。

2 深入参与PICES(2000—2012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海洋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中国在PICES管理工作和科学活动的参与度随之提升,步入深入参与阶段。

2. 1 PICES管理工作

2000—2010年PICES各级管理人员中,中国代表担任主席人数为零,仅有中方代表约10人作为委员会和工作组成员参与PICES管理工作。2012 年,PICES 6个委员会中的中国代表人数为17人,同时出现2位中方科学家在委员会担任主席/副主席,促进中国深入参与到PICES管理工作中。2012年PICES 6个委员会人员组成显示(图2),委员会中的中方代表与其他成员国持平,中国代表担任主席/副主席共2人。可见,该阶段中国在PICES管理工作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较上一阶段有显著提升,但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相比仍有差距。

picture

图2 2012年PICES 6个委员会的成员组成

2. 2 PICES科学活动

该阶段,中国每年参加PICES年会的人数达30余人,1992—2012年的20年间中国参加PICES年会人数的变化情况[3]显示(图3),随着参与为主阶段的深入,PICES年会中方参与人数整体呈现出增多的趋势,这与中国科研人员出境参加国际活动意识增强,以及国家政策支持有关。参会人数峰值出现在中国主办的3届年会,表明在中国举办年会,明显有助于更多的中方科学家参会。

picture

图3 1992—2012年中国参加PICES年会人数

除年会外,PICES还定期举办国际研讨会、暑期学校和培训班,以促进成员国海洋科学领域人才的交流。同时,为有效提升成员国的PICES参与度和工作效率,2000年PICES开始实施实习生计划[4],中国派出了首位PICES实习工作人员。截至目前,已经有6名中国代表作为实习人员相继赴加拿大维多利亚的PICES秘书处具体参与PICES各项工作,促进了PICES中国工作的开展。

3 全面参与PICES(2013年至今)

随着PICES国际影响力的逐年上升,以及中国海洋科学的快速发展,2012年以后,中国参与PICES科学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进入全面参与阶段。

3. 1 PICES管理工作

随着PICES中方参与度的显著提升,中国科学家陆续担任部分科学委员会和工作组的主席/共同主席,开始主导性地参与各项工作,包括主导制定MEQ科学委员会新的行动计划(Action Plan 2012—2015)[5],该计划成为MEQ的工作指南;主导成立工作组“北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环境质量评估工作组”(WG30)[6],这是中方科学家在PICES主导成立的第一个工作组,成为中国科学家在PICES活跃度显著提升的标志;主导PICES与NOWPAP的“科学合作联合工作组(SG- SCOOP)”相关工作[7],促进了PICES和NOWPAP的科学交流与合作;主导成立PICES与ICES联合工作组“气候变化与生物驱动的海洋碳汇”(WG33)[8],又一次在PICES发出中国声音。这一系列工作开启了中国参与PICES科学活动的新局面,提升了中国在PICES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由中国科学家任主席/共同主席的委员会和工作组全面推进各项牵头工作,有效促进了PICES中国工作的加速发展。

3. 2 PICES科学活动

该阶段,中国每年参加PICES年会的人数继续增长至40余人,并在年会中出现了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发起的专题研讨会,同时出现中方科学家在年会主题大会上作报告。除了参加年会外,中国积极履行主办PICES年会的义务,并主办PICES其他科学活动,包括2013年在中国厦门举办的“北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环境质量评估”工作研讨会,2015年在中国青岛举办的第24届PICES年会,2015年在中国大连举办的“北太平洋与极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题研讨会”,2016年在中国杭州举办的PICES科学局和理事会中期会议等。这些工作使中国海洋科技成果在国际舞台上得以展示,同时有力地推动了PICES中国工作的加速发展。

伍斯特(Wooster)奖是PICES设立的最高个人奖项,是为纪念PICES创始人Warren Wooster教授而命名,奖励每年对北太平洋海洋科学有显著科学贡献的人。获奖者必须在北太平洋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教学、管理或三者综合方面有持续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在综合海洋科学学科的工作方面。2014年中国科学家乔方利获得第十四届伍斯特奖[9],这是PICES成立2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表明中国海洋科学家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也体现了PICES和国际社会对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中国科学家科研能力的肯定。

3. 3 PICES中国委员会

随着中国全面参与PICES新局面的开启, PICES中国工作逐步深入推进,为进一步构筑北太平洋海洋领域合作与交流平台,提升中国海洋科学水平和认识,加强国内协调与管理,PICES中国委员会应运而生。2015年3月,PICES中国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PICES中国委员会章程》,标志着PICES中国委员会正式成立[10],这是PICES中国工作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PICES中国委员会作为中国参与PICES工作的全国性代表机构,将有效组织中国海洋各领域的科研单位持续参与、继承和发展在PICES组织的已有成果,不断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PICES中国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凝聚了一支中国海洋科技人才队伍,正积极推动着PICES中国工作向前发展。

3. 4 PICES年会

年会是PICES每年规模最大的科学活动,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的海洋科学盛会,尤其在北太平洋地区热度逐年上升,以多学科专题研讨会的形式贯穿始终,海洋领域的科研和管理人员齐聚一堂,交流探讨北太平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PICES年会包括多项会议,具体有理事会、科学局、委员会、分委会和工作组的工作会议,科学研讨会和专题研讨会等[11]。通常情况下,年会设立一个主题,其他研讨会围绕该主题展开,2001—2016年间举办的16届PICES年会主题见表1[3]。10余年来, PICES研究主题变化不大,基本围绕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具体涉及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渔业资源和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

表1 2001—2016年PICES年会主题

table

截至目前,中国共主办过4次PICES年会,分别于1995年、2002年、2008年和2015年在青岛(3 次)、和大连(1次)举办。2015年,PICES第24届年会由国家海洋局和PICES共同主办,主题为“北太平洋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可持续性”,年会注册人数达500余人,是截至当时年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中国参会人数为190人[12],是本届年会参与人数最多的国家(图4),创下历史新高。本届年会历时11天,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科学家相继参加了50余场科学活动[13],通过讨论和交流,加强了各方海洋领域的沟通与协作,并为北太平洋区域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picture

图4 2015年会各国参会人数比例

2006—2016年参加PICES年会的中方人员组成情况如图5所示[13],国家海洋局较为显著的高参与度凸显了国家海洋局对PICES科学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对PICES中国工作的组织管理成效,这也正是国家海洋局作为中国海洋事务主管部门的职责所在,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带领更多的中国海洋管理和科研人才持续推动PICES与中国海洋科学共同发展。

picture

图5 PICES年会中方人员组成

4 PICES中国工作展望

回首PICES成立25年来,中国参与PICES科学活动历经的3个重要发展阶段,逐步实现了初期参与到全面参与的实质性进展,促进了PICES中国参与度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同时也需要认清的是,中国参与PICES仍处于全面参与的过渡阶段,未来在全面推动PICES科学活动和北太平洋海洋科学发展导向上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走向国际,积极参与PICES科学活动是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需求,也是PICES发展的动力。当前PICES中国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诸如参与人数少、参与层次不高等。实现中国在PICES科学活动中引领式发展,需要从组织管理和人才经费投入等多方面着手。PICES中国委员会的成立和中国主办各类PICES科学活动成为PICES中国工作发展的良好契机,未来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具体推进相关工作:①建章立制,完善PICES中国委员会运行机制,推动中国与PICES各层面的有效对接,为中国科学家参与PICES创造良好科学氛围;②统筹协调,制定中国参与PICES的中长期规划,确立优先领域,细化工作计划与目标;③群策群力,通过中国主办2015年PICES年会以来出现的新契机,继续鼓励中方科学家在PICES年会期间发起专题研讨会和专门工作组,体现科研成果和履行国际职责;④发挥所长,稳定一支高水平、高层次的专家队伍,确保中国科学家参与PICES科学活动的活跃度;⑤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相关活动宣传和能力建设工作,促进PICES资源和研究成果的共享,让更多的海洋领域科学家了解并参与PICES管理工作和科学活动。

手机扫一扫
加入收藏